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挺膺担当,7月8日至9日,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开展“智造赋能乡村 匠心筑梦振兴”主题活动,围绕乡村实际需求,广泛开展特色服务与调研实践。

实践团深入清平镇德润村,面向30余名儿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活动伊始,团队通过“逛叁园”“数字游戏”等趣味互动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针对乡村儿童在安全知识方面的薄弱环节,团队创新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解析+实操体验”的立体教学模式:通过真实案例讲解防溺水“六不准”,系统科普消防设施使用、交通安全常识,查找火灾隐患。在防拐骗课程中,志愿者模拟“陌生人诱导”情境,引导孩子沉浸式演练应对技巧。该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有效提升了乡村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应急能力。

实践团结合主题教育,开展走访慰问与“行走的党课”活动,以初心传承激发青春担当。团队走访老党员家庭,送去慰问物资,聆听他们讲述在艰苦岁月中坚守初心、脱贫攻坚中的奋斗故事,朴实言语彰显信仰力量。特别邀请58年党龄的核试验部队退伍老兵王志明、42年党龄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涂天中作专题党课,分别分享其军旅奉献与乡村振兴实践经历,生动诠释实干精神。活动现场,青年学子与老党员围绕党的理论与使命担当深入互动,老党员的殷切寄语引发强烈共鸣,激励大家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实践团在清平镇田间地头深入一线参与劳作,开展农技服务,在实干中淬炼本领。在特色农田,成员们分组参与除草、采摘玉米等农事,结合老农经验了解育秧株距、施肥时节等生产细节,感悟农业科技与传统智慧融合之道。在福林村,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农户检修农具农机,通过打磨上油、更换零部件等实践操作,深刻体会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团队走进清平镇代表性玻璃制造公司,实地开展科技研学。全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从原料熔炼到打磨成型,关键环节均由智能设备操作,展现了从人工吹制向现代智造的转型升级。通过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智能制造对乡村公司提质增效的深远意义。公司车间副主任王美文扎根一线二十余年,多次成功处置安全事故、避免重大损失,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同学们眼中敬业奉献的时代榜样。

本次“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机械专业技术+基层民生需求”为导向,构建“安全教育+红色传承+劳动实践+科研研学”多维育人体系。从守护儿童安全、与老党员话初心,到深入田间劳动、走访制造公司,实践团以专业所学服务乡村,以实干精神诠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