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石书强在石油工程能源领域国际Top期刊《Energy》(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9.4)发表题为《Study on gas–water–solid three-phase?ow characteristics and critical sand transport model in gas wells》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石书强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陈丹琳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成果聚焦煤岩气、页岩气、致密气井生产初期气–水两相携砂机理,系统研究了煤岩气井气–水两相携砂规律,建立了新的气–水两相携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水两相携砂过程中,砂粒被夹带在液体中,再由气体携带,呈现“气携水、水携砂”的现象;随着井斜角增加,临界携砂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约45°时携砂最困难,相比垂直管段,水平管段更难携砂。通过对单颗砂粒进行受力分析,综合考虑气相拖曳力、液相拖曳力、浮力、重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因素,研究团队建立了引入角度修正系数和粒径修正项的新型气–水两相临界携砂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气井生产初期生产制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据悉,《贰苍别谤驳测》由爱思唯尔出版社主办,1976年创刊,是能源工程和热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致力于报道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声誉。
论文链接: